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伴随的大量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纪之交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绿色金融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金融与现代环境意识融合的产物。尽管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保持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要求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转型发展。
本文以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因样本缺失,暂不纳入本研究范围),全面考察绿色金融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低碳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一、研究假设
金融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绿色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在经济模式转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资源配置功能,涉及环保领域的金融机构,在贷款申请过程中加入环保标准,通过强有力的信息识别机制,过滤掉传统“两高”项目,支持新能源产业;并通过强有力的激励奖惩机制,对节能贷款进行奖励,对环境污染贷款进行追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二是培育新动能。低碳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以人力资本密集和固定资产较少为特征的行业。绿色金融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看准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的产业,在起步阶段大力孵化培育,随着技术成熟上市后培育环保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三是引导社会经济行为。绿色金融并不仅仅停留在公司业务领域,还可以延伸到个人金融领域,开发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产品,如绿色汽车信贷、绿色抵押贷款等,引导和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
H1:绿色金融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转型。
在绿色金融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有多方面因素起到助推作用,其中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因素。发展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资本支持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低碳技术创新:一是绿色金融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其次,绿色金融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使社会资金合理配置在各个行业。三是绿色金融通过人才吸引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越丰富,其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就越强。
H2:低碳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具有中介作用。
二、回归模型与数据
(一)回归模型设置
1.基准回归模型
2.中介效应模型
(二)样本选择
为研究绿色金融对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本文以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因样本缺失,本研究暂不涵盖中国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样本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主要回归结果分析
1.基准回归结果
OLS回归结果见(1)-(2)。第(1)列显示,在不包含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显著为正,初步证明了研究假设。在纳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作用仍然显著为正。第(3)-(4)列显示,在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进一步控制时间和地区效应后,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
2. 中介效应分析
表3显示了低碳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转型中的中介作用的回归结果。第(1)栏为采用双向固定效应进行基准检验的回归结果,第(2)栏为绿色金融指数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水平。第(3)栏在第(1)栏中进一步增加了低碳技术创新,纳入中介变量后,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回归系数仍显著为正,但显著性下降。同时,低碳技术创新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低碳技术创新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验证了研究假设。
(二)进一步讨论
1. 分割时间检验
以2010年为时间截止点,按不同时间段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估算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仅为0.178,而10年之后,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显著更高,达到0.874。可能的解释是,在低碳转型第一年之后,由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中,中国绿色经济转型进程由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而加快,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财力。
2. 区域异质性检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来看,绿色金融发展对我国东、中、东北地区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作用较弱。从数值上看,绿色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在东北地区最为显著,因此我们认为应大力发展东北地区的绿色金融,以促进东北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
(三)空间关系检验
分析传统OLS方法估计空间面板模型的共同问题是估计系数的偏差,而MLE方法估计空间面板模型更为有效。全国30个省份绿色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转型的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见表8。从表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各年的统计值均保持在0.2左右,p值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30个省份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从时间序列特征来看,2001-2011年,Moran' I指数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表明各省区之间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2011-2019年,Moran' I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各省间经济增长的依存度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可能与我国整体经济环境有关。从数值特征来看,观测期开始的2001年,Moran' I指数为0.014,随后几年一直呈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最大值0.205,之后不断下降,直至2019年达到0.196。中国经济转型具有空间相关性。
通过计算Moran' I指数,发现低碳经济转型与绿色金融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和区域变异性,并通过LM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择空间Durbin模型,然后结合时空固定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并根据Wald和LR检验的统计结果,最终选择时间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下表9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rho的空间溢出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总体呈现正的溢出效应。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三个视角构建了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关系的影响机制:绿色金融、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创新,并利用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低碳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出结论:
从中国整体来看,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时,绿色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在我国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北地区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这一点并不显著。
通过检验低碳技术的中介作用,发现在模型中加入低碳技术后,绿色金融对经济低碳转型仍有显著贡献,但这种贡献随着低碳技术的介入而降低。
通过工具变量法检验内生性问题,表明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空间关系检验发现,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但2011年以后,各省之间的依存度有减弱的趋势。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给予其在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不是很强。
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差异化发展。通过将中国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推动低碳技术研发。通过上述中介效应的研究,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来抑制碳排放,从而促进经济向低碳转型。
作者:邹昌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王 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新媒体编辑:叶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