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绿色债券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2-06-10

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力争达到峰值,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迎来新机遇。随着新能源技术水平和经济性的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燃料能源,可再生能源已成为重要的绿色投资领域。绿色债券是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融资工具,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本文以可再生能源中的风电产业为例,通过梳理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依据风电产业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探讨风电产业在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绿色债券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一、中国风电产业规模现状及特点


风电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实现路径。目前我国风电产业政策提出能源消费比重和发电装机总量控制的目标要求,推动形成集中式风力发电基地、分散式风力发电下乡的多层次布局,全面推进风力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风电技术上紧跟国际发展,持续自主创新,形成技术成熟的风电装备制造大国。在政策的导引及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我国风电产业规模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规模超过10亿千瓦,风电装机量波动上升。截止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规模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风电发电装机累计规模达到32800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30.9%,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3.8%。2016年到2021年间,风电发电装机量波动上升,风电装机增速波动增加。


图1  2016-2021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规模及增速情况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2  2016-2021风电装机累计规模及增速情况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可再生能源能源发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约8%。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0%,其中风电发电量达到6526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26.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2016年到2021年间,风电发电量稳步增长,风电发电量增长速率也稳步提高。


图3  2016-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4  2016-2021年风电发电量及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二、风电产业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


随着“双碳”目标设立,我国能源转型速度加快,风电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源转型需求增加,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需求释放,在陆上风电平价的压力下,风电产业全面降本控费,风电产业资金供需冲突增加。以下将根据政策目标估算风电产业总体资金需求情况,并分析绿色债券支持风电产业资金供给情况。


(一)风电产业资金需求分析

我国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装机目标。对比我国目前装机量现状,截止2021年底,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为达到2030年目标,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还有至少5.66亿千瓦的目标缺口。根据2021年5月18日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电气风电上市答谢会的发言“预计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预计将达到8亿千瓦,2060年装机将达到30亿千瓦,未来十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不低于5000万千瓦”,若实现此估算目标,203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还有至少4.72亿千瓦的目标缺口,206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还有至少26.72亿千瓦的目标缺口。


图5  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现状及目标风电光伏装机量对比

来源:国家能源局,新华社、国际风力发电网


图6  我国风电装机量现状及目标风电装机量对比

来源:国家能源局,新华社、国际风力发电网


(二)风电产业绿色债券资金供给分析


现阶段,风电产业相关企业主要融资渠道是向银行进行贷款,部分风光大基地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的方式支持项目建设,随着产业的成熟,公司从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比重会逐步加大,绿色债券作为有效融资的方式之一,为风电产业资金供给做出重要贡献。


绿色债券作为绿色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工具,有效支持了国家绿色低碳战略下的风电产业发展。募集资金投向风能领域的绿色债券发行数量为116只,占发行总量的9.63%,发行规模为1226.58亿元,占发行总规模的6.82%,募集资金投向风能领域的绿色债券占发行绿色债券约10%左右,是绿色债券重要的募集资金投向方向,其中募集资金投向风能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募集资金规模为1194.58亿元,占投向风能领域发行规模的97.41%,募集资金投向风能发电装备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规模为32亿元,占投向风能领域发行规模的2.59%。支持风能领域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以3年期为主。3年期债券发行数量67只,发行规模1089.29亿元,且3年期债券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是第一,其次为5年期债券发行数量21只,发行规模177.7亿元。风电项目通常运营期为25年,但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主要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短期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大的问题,长期债券回报仍需再融资归还债务。2021年交易商协会、上交所、深交所推出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公司债券,风能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2021年,碳中和债券发行数量47只,占2021年投向风能领域总数量的40.52%,发行规模479.31亿元,占2021年投向风能领域总规模的39.08%。


图7  2016-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风能领域规模及数量

来源:Wind,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8 2016-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风能领域发行债券期限数量

来源:Wind,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三、双碳目标下风电产业发展的融资挑战


现阶段我国风电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风电产业资金需求大,但绿色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占比较小。在此背景下,以下将结合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和资金供需情况,分析双碳目标下风电产业发展的融资挑战。


一是风电产业市场规模尚未满足政策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结构转变迅速,市场需求尚未满足政策目标要求,风电产业仍需扩大融资渠道,推动风电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风电产业企业发展面临资金供需冲突状况。在风电平价降低企业收益,技术迭代需求尚未满足发展要求的背景下,风电行业企业资金供需冲突加剧,需要持续、长期的资金支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扩张。


三是风电产业项目融资方式单一,资金流动性问题凸显。由于新能源项目存在周期长、风险较大且收益不稳定等特点,企业需要及时解决在规模扩大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四、绿色债券支持风电产业发展建议与展望



针对“双碳”目标下风电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资金供需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特点,以下将对绿色债券支持风电产业提出发展建议与展望。


一是鼓励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提高发行效率。中央和地方应加大对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奖励激励政策。并提高绿色债券的审核速度,加快绿色债券发行效率。该举措有利于尽快实现产业规模扩大,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鼓励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发行绿色债券。目前国内风电核心技术部分仍旧依靠国外购买,为实现技术突破,风电发电装备制造相关公司需要更多的稳定的资金支持突破技术瓶颈。


三是绿色长期债券利息、发行成本较低,且可解决期限错配问题。风电项目具有前期资金投入大,后期收益期限长的特点,绿色长期债券可以满足前期资金投入问题,但没有解决后期收益问题,并解决期限错配问题。


参考文献

[1] 崔炜, 艾斯卡尔. 国内外风电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J]. 2019, 13): 1-5.

[2] 姚钢, 杨浩猛, 周荔丹, et al. 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J]. 2021, 45(21): 33-47.

[3] 韩应生, 孙海顺, 秦世耀, et al.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并网系统小扰动低频稳定性分析 .电工技术学报 [J]. 1-13.

[4] 张浩博, 向往, 周猛, et al. 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主动能量控制与交流耗能装置协同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J]. 1-12.

[5] 苗婷婷. 大型风电设备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大众标准化 [J]. 2021, 17): 53-5.

[6] 马燕妮.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大众标准化 [J]. 2021, 08): 252-4.

[7] 张倩倩. 基于低碳转型目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资金需求分析 .科技和产业 [J]. 2022, 22(03): 55-62.

[8] 陶银海.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 [D]; 兰州大学, 2019.

[9] 朱蓉, 徐红, 龚强, et al.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的风环境区划. 太阳能学报 [J]. 1-14.


作者:

乔诗楠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