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两会观点 |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规划解读之四)

发布时间:2022-03-10作者:任国征 刘路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也一定能办好刚刚开幕的冬残奥会”。今年全国两会适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冬奥会和冰雪运动产业作出新的明确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北京冬奥会上,中国派出由177名运动员组成的史上最大规模队伍,首次实现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其中35个小项是首次参赛。9金4银2铜的历史最佳战绩,让中国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位。正在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在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比赛中进行角逐,也是我国代表团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与项目最全的一届冬残奥会。有关部门权威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到3.46亿人。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体经字〔2016〕645号,下称《规划》)中的目标“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 “力争在2022年冬奥会上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已全部实现。本文拟对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予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引领,推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是时代赋予中国的发展机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讲述了这一考虑:“我们申办冬奥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规划》中也指出“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和41%。当前,我国冰雪运动产业消费需求旺盛,冰雪消费供给日益丰富,冰雪旅游业发展迅猛,冰雪场地建设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冰雪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长空间大。具体来讲,主要机遇如下:

首先,科技技术与体育行业的融合,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随着智能机器人、3D模型应用、风洞建设、运动器材及服装、特色冰雪运动场馆、特色学校、公益化冰场、社会化场所的研发建设,实现了多阶层对冰雪运动的需求,满足了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随着科技创新应用和冰雪运动产业现代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使我国冰雪产业逐步形成了“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发展势头,并且通过大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组合优化,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其次,文旅相结合的冰雪体育运动,依托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深受群众喜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关注热潮推动了我国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2020-2021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到3900亿元。动物冰雪大世界、雪地温泉、冰雪旅游节、雪地徒步等文旅结合的项目带动了群众冰雪运动的热情,同时相关的文创产品也成了追捧的对象,在冬奥会期间便出现了“冰墩墩”一墩难求的情况。

最后,依托现有政策和产业布局,促使冰雪运动产业得以稳步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重要指示,以及相关的税收扶持政策都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依托,向着了三亿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更进一步。

二、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冰雪运动基础更加坚实,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和“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目标” 。这个目标如今分析依然任重道远。我国积极推进“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努力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在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群众普及程度不高,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少;竞技项目发展不均衡,运动员后备力量基数小;冰雪产业规模不大,有效供给不足,缺少自主品牌;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不足,建设运营标准和制度缺失;各类专业人才短缺,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进一步带动企业发展,平衡省、市、区之间的场地设施的同步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旺盛需求叠加政策驱动下的冰雪产业投资是否能一直持有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我国加快推动冰雪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冰雪产业文化旅游带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一大批冰雪产业得以在我国兴起和发展,但由于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支持,满足了群众对体育事业的数量的需求却没有满足质量的需求。这导致冰雪产业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发展良莠不齐,随着冬奥会的举行所带来的冰雪体育的关注度,也在无形之中刺激着冰雪产业的发展,至2021年国内新增超140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4%,但相较于美国、日本、瑞士、奥地利等国家,我国的冰雪运动企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前,如何形成一批对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创新力的冰雪企业,是冰雪产业投资能否具有长久热情的关键。

第二,冰雪体育运动的相关从业人员需求量不足,相关设施建设并未同步跟上。我国多地建设了相关的冰雪体育旅游区,但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配置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需求仍然是十分紧缺的。中国80%的滑雪人口为初级滑雪者,相较于欧美国家这个数字偏高,且多数人群对冰雪运动的体验怀有“一次性”游玩的心理,导致我国冰雪运动发长期发展和供需上存在不足,且随着旺盛需求的叠加,优秀的冰雪运动教练的需求就相对紧缺和尖锐。不少滑雪教练缺乏资质认证,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且市场对这一部分的监督管理尚未十分到位,许多兼职滑雪教练并未拥有合格的滑雪教学资质。此外,冰雪行业的技术要求高且细化,培养人才非常难。专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缺乏,虽然有一些学校尝试进行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如人意。

第三,由于气候原因,冰雪运动仍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导致竞技项目发展不均衡。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年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至2020-202年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3.05亿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冰雪季消费人群,我国各地都陆续建立了相关的冰雪运动场所,但是在发展建设中,冰雪运动的场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黑龙江与广东的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和场地设施供给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导致我国冰雪运动竞技项目发展的不均衡,大多数冰雪运动员是东北籍或者在东北参加集训。同时区域差距也导致部分地区对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的推动上呈现难落实的现象。

三、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力筹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快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冰雪运动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运动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其跨越式发展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不可或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和《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中办发〔2019〕19号)中,均将推进冰雪运动发展作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明确要求“把发展冰雪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社会参与动力,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为此,建议如下:

(一)完善资金扶持机制

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冰雪运动产业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企业积极申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冰雪运动发展基金。鼓励保险机构围绕冰雪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需求推出多样化保险产品,引导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旅行救援类保险。鼓励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举办的群众性冰雪赛事。建议按照现有的冰雪体育产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其土地、场所的相关税收减免服务,确保冰雪运动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二)保障冰雪用地需求

积极引导冰雪产业用地控制规模、科学选址,并纳入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建议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重点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各地应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修建冰雪运动场馆及配套的服务设施用地,按照建设用地管理,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鼓励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建设冰雪运动设施。利用现有山川水面发展冰雪场地设施,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可按原地类管理。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重大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可按单独选址项目安排用地。

(三)注重冰雪人才培养

发挥政府扶持引导作用,建立冰雪运动和产业人才信息库,鼓励冰雪运动和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引进,提升冰雪运动产业服务水平。完善冰雪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院设置和发展冰雪产业相关专业。促进社区、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支持人才培养,促使政策落地。鼓励各个高校开设相关的冰雪体育运动专业,培育相关的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相关从业人员,以此满足市场对冰雪运动从业人员的需求,鼓励相关的竞赛表演以及文化节的举行,并且提供政府相关资金支持,以促进冰雪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增加群众对冰雪运动持久性热情。

(四)拓展冰雪文化产业

鼓励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冰雪运动健康知识和冰雪运动赛事活动的宣传展示,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冰雪运动习惯和消费观念。一是是考虑到新冠疫情,政府应当积极指导和支持冰雪运动产业与VR交互等科技产业相结合,打造家庭式冰雪运动的相关产品。二是充分利用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各冰雪单项赛事的契机,开展宣传、展览、征文、集邮等丰富多彩的冰雪体育文化活动。三是提高冰雪运动产业的文化科技含量,通过大数据、互联网、5G通讯等现代手段,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冰雪题材文艺创作,推广冰雪文化。促进冰雪运动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本篇的呼应文章,冬奥会奖牌榜首位的挪威冰雪产业案例分析也将择机刊出。)

作者:

任国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课题组组长

刘 路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健康金融课题组成员,前沿研究小组成员,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