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9年度分析简报(上)

发布时间:2020-01-15

2019年,我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年发行量超过3600亿元,四年来累计发行量突破1.1万亿。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同时,2019年中国绿债市场参与主体更为多样、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创新能动更为有力、国际实践更为丰富。本文对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政策演进以及境内外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为绿色债券进一步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趋势分析

绿色债券作为政策体系最健全、市场实践最丰富、发行规模最庞大的绿色金融产品之一,其发展进程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略、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债券市场的整体情况、相关政策的传导效果息息相关。2019年,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绿色金融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提供了充足空间,多项配套政策的联合发力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高质量发展成为主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绿色金融创造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贸易摩擦前景尚未明朗、房地产及传统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受限的当下,中国经济在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中面临更大的挑战。2019年我国GDP前三季度平均增速6.2%,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窗口期,供给侧改革的落实为平衡短期任务与长期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推行逆周期安排,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人口由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过渡。绿色金融作为天然具备逆周期调节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供给侧改革深化落实的进程中迎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契机。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也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多层次应用场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十分关键。绿色金融具备将污染治理端口前移、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配置功能,应当在生态文明整体进程中发挥更好作用。

绿债相关监管政策出台更加精准。自2015年末,我国启动贴标绿色债券市场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通过标准设定、专项监管出台,交易场所通过发行审核的窗口指导等方式,对于我国的绿色债券相关政策进行了多维度的完善。2019年,在前序政策的基础上,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对于绿色债券相关政策作出了更加适时、适度、精准的制度化安排,并已经刺激产生了有关市场实践。2019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随后在中国绿金委年会中,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要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发行绿色市政债。此后,江西、甘肃实现了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创新。两次专项债券的发行,分别处于首批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验收和新增地方绿色金改区的窗口期,体现了赣、甘两地地方政府依循政策指引,适时进行产品创新引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有效实践举措。与此同时,气候相关风险对于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2019年12月,陈雨露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中强调,气候变化因其“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的特征,已成为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标志着金融监管部门在考虑有关绿色金融决策中,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实现制度化安排的进度正在加速进行。可以预期未来在绿色债券市场,从基础设施构建到监管规则、标准设定以及产品实践,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因素的融资金融工具将得到进一步重视。此外,在流动性分层和以中小商业银行债务问题较为明显的情况下,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适时提出了发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出表融资的一项选择,也体现了绿债相关政策精准出台的趋势。

绿债发行占整体债券市场发行比例上升,信用债仍为发行主要产品。2019年,人民银行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小幅度、高频率”的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债券市场发行利率整体下行,为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创历年之最奠定了基础。从整体发行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4.37万只,总发行量达45.18万亿元,相比于2018年的43.84万亿实现了稳步增长。绿色债券受益于债券市场发展环境,贴标绿债发行量占债券市场总量的比重由2018年的0.47%上升至2019年的0.54%,但总体占比仍然较低。从当前绿色债券的发行结构来看,信用债仍为绿债发行的主要债种,利率债的发行比例仍然较低。在2019年陆续出台的关于绿色市政债的相关政策引导下,未来以利率债发力提升绿债整体发行量前景可期。

绿色债券市场也面临流动性分层问题,绿色金融债发行占比降低。从企业性质来看,长期以来,国企民企的身份歧视问题形成了广泛的流动性分层,造成了我国实体经济流动性的结构化矛盾。伴随着2019年5月末包商银行重大风险事件等外部因素,导致中小银行融资受限,也造成了绿色金融债占绿债整体发行比例减少的情况产生。数据显示,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规模占比从2018年的62.36%下降到2019年的33.9%。2019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出表产品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当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的掣肘,盘活当前的绿色信贷存量资产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刺激作用。

二、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专项分析

历经4年来的高速发展,截至2019年末,我国境内外累计发行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545只,发行总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2019年,我国境内外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创历史新高,总计发行218只绿色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规模达3609.73亿元,同比增幅达34.4%。其中,境内市场发行贴标绿债165只,发行规模达2458.63亿元;发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绿色ABS、绿色ABN)32单,募资资金392.03亿元;中资主体在包括港澳在内的国际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21只,发行规模约合人民币763.07亿元。此外,2019年我国发行非贴标绿色债券492只,发行规模达1.63万亿,其中5582.56亿元投向各类绿色项目。

image.png

图 1 2016-2019年中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

(一) 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市场概况

贴标绿债市场是我国政策制定最完善、参与主体最广泛、相关实践最丰富的绿债市场,自2016年1月启动以来,我国已累计发行贴标绿债428只,总发行规模已达8409.87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绿色债券的大国。从市场实践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更为丰富,债券品种多有创新,募集资金投向分布更加广泛,呈现了多方面的亮点。

1.发行总量与规模创历年之最

从发行总量来看,相比于其他年份,2019年我国贴标绿债的整体发行量实现了跃升,发行数量同比增长48.6%,发行规模增长18.9%,增幅再创新高。

image.png

图 2 2016-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从各月发行情况来看,2019年4月发行绿色债券规模最大,达463.1亿元;12月发行债券数量最多,达23只。5月和10月发行量最小,单月发行规模均不超过百亿元。

image.png

图 3 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月度分布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 实体企业发行占比上升,贴标绿债实现多元化创新

我国绿色债券按照发行主体,可大体分为由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由地方政府发行的绿色市政债券等。从2019年发行情况来看,金融债仍然是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但其发行规模同比下降35%,占绿债市场比重从2018年的62.36%下降到33.90%;公司债发行规模同比上升111%,占市场比重由2018年的18.21%上升至32.32%;企业债发行规模相比于2018年的213.7亿元也增长了124.4%。由此可见,实体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不断攀升,绿债市场的主力军逐步由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转移。

表 1 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品种分布

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19年我国在绿色债券的品种创新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国家开发银行2019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采取柜台发行方式面向公众发售,对于提升投资者绿色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南京浦口康居建设集团在2018年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基础上于2019年度再次发行了社会效应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三峡集团发行了我国首单绿色可交换公司债券;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发行了玉磨铁路及蔬菜园项目公司债券,丰富了项目收益债券与绿色债券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3.募集资金投向覆盖广泛,金融债与非金融债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较于一般债券,绿色债券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我国采取多层次发行规定,对于发行量最大的绿色金融债以及在银行间协会发行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要求100%募集资金投向为绿色;公司债至少70%;企业债至少50%。从整体来看,2019年我国发行贴标绿债募集的2458.63亿元资金中,有2131.01亿元实际投向了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规定的项目,占比高达86.67%。

《目录》将符合绿色债券投向规定的项目分为六大类、三十一个小类。从一级分类的投向来看,2131.01亿元绿色资金中,以绿色金融债为主的部分债券投向了多个领域,在单一投向中,清洁交通领域发行绿债比例最高,达385.3亿元;清洁能源次之,发行规模347.23亿元;用于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债券发行较少,占比均低于10%。

image.png

图 4 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分布(按照《目录》一级分类)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对于绿色债券资金投资于具体项目,即二级分类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绿色债券支持项目领域较为广泛,不同项目间的差别较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实体企业不同,绿色金融债能够较好的反映金融机构投资于各类绿色产业的情况,本文将绿色金融债与其它绿债加以区分,分别反映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在绿色债券产业投向上的分布情况。金融债发行人会在发行前准备足额的、涉及多个领域的绿色项目库,在发行后逐笔投入,并每季度发布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公示已经投资的项目分类以及未投资余额的保管情况。2019年发行的833.5亿元全部用于绿色项目,截至2019年末,534.08亿元尚未投资(其中250.5亿元于四季度发行,未到第一次募集资金披露期),已发生实际投资的299.42亿元按照项目分类如下图所示。在31个二级分类项目中,绿色金融债实际参与了26类项目的投资,其中以城市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为主的污染防治项目投资最多,总计投资72.41亿元;以地铁建设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位列第二,投资额40.55亿元。

image.png

图 5 2019年中国境内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分布(按照《目录二级分类》)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相比之下,非金融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具有明显不同。2019年,公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总计1625.13亿元,其中1303.42亿元投向绿色领域,占比80.2%。而在所有投向绿色产业的资金中,投向水力发电的资金达301.7亿元,占比最高达23.15%;其次是城市轨道交通,占比19.4%;工业节能与污染防治使用金额均接近百亿元。

image.png

图 6 2019年中国境内绿色非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分布(按照《目录二级分类》)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4. 多省参与绿色债券发行,改革创新试验区表现突出

除特别行政区外,2019年我国31个省份中有24个发行了绿色债券,均非首次发行。其中,北京市发行22只共612亿元绿色债券,发行数量与规模均为全国之最;广东、山东、江苏、福建四省发行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浙江省发行22只、171亿元绿色债券,发行数量与北京持平。

image.png

图 7 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六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9年均发行了绿色债券,其中以广东及浙江两省发行量最大,发行规模分别为254亿元、171.7亿元。各试验区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在支持当地绿色产业发展、为其它省市形成示范效应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动作用。在绿色债券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江西、甘肃两省先后发行了绿色市政债券,通过将绿色债券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结合,拓宽了绿债的应用场景,探索了绿债发行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