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丨新时代大健康产业迫切需要健康金融支持

发布时间:2019-02-24作者: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债券等融资支持,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发【2016】23号,以下简称“纲要”)中在“完善健康筹资机制”方面明确提出“形成多元筹资格局,鼓励金融等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扶持措施”。这些政策文件和部署均指出资本要积极进入健康领域,以金融手段促进健康产业良好快速发展。因此,“健康金融”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行业对健康产业的认知,进而增强金融市场对健康产业实体经济的支持。



一、健康金融的产业研究对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首次在学术上提出“健康金融(Healthcare Finance)”概念。健康金融是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下,为从事健康产业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扶持和服务健康产业的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和风险防控,学术上是可持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

健康产业是健康金融研究所为之服务的对象。《纲要》中第六篇“发展健康产业”分为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以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四个章节,专门论述如何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总体来讲,随着健康与养老、医疗、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不断融合发展,催生出来健康养老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旅游产业、健康体育产业、健康营养食品产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业态。

如表1所示,《纲要》总共11处具体提到健康产业形态,均应成为健康金融研究所服务的对象,但从研究的可得性和可持续性来考虑,有些健康产业暂不在本研究范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已有同类代表性,比如“妇幼健康“,“残疾人健康“同属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我们选取数据统计较为完善,现实发展较为迫切的养老产业作为其代表。二是健康产业业态已被国家归为其他门类,比如”健康环境“已作为节能减排考核和环境监测考核的内容,没有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对象;而“健康旅游”属于国家旅游局的职能,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突出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旅游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被归为“七、交通、邮电和旅游””,而非作为旅游产业。三是研究范围过于广泛,缺乏明确的范围界定,比如“健康与互联网产业”涉及到当前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很难确定研究对象。所以,IIGF经过认真分析同时合并同类项之后选取了四大健康产业,分别是医疗健康、养老健康、体育健康、食品安全健康,作为健康金融的研究对象。


表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表述出处一览表


image.png



二、健康金融的理论构架



健康金融理论架构设计以人民健康和金融稳定为目标,以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服务范围涵盖全方位、全周期和全社会。就概念类别而言,属于医疗卫生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就概念属性而言,属于可持续金融学和新金融学的拓展领域。理论架构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理论架构示意图




“健康金融”的理论依据是将资本投入到“健康”上,利用金融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建立“健康金融”资本市场,不但促进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达到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要求,同时利用“健康”市场对资本实现保值增值,直接对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防范作用。利用十九大报告,通过作图来详细说明该研究在新时期的可行性(见图2)。

可见,“健康金融”的界定(概念范围)来说,在所有现有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健康金融”包括与人类健康具有最直接关系的“养老金融”、“医疗金融”、“体育金融”和“营养食品金融”四个方面研究:(1)金融资产如何在四大产业上投资,又会以何种方式和力度进行投资,才可以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对“健康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健康产业在金融资本投入情况下的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健康效益。所提金融资本扶持方式包括政府财政补助,股票、基金、信贷、保险、债券等几类融资行为。

image.png

图2 理论依据示意图

、发展健康金融的政策建议

发展健康金融,从宏观上要通过资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金融性资金稳定、持续地进入健康产业。从微观上,实施有助于培养人民健康观念的金融政策。健康金融的发展有赖于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尤其是投资健康的消费观念。这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引导,利用媒介手段宣传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消费,相互协调、合理配置资源,在当代社会形成投资健康、珍惜健康的金融理念。为更好促进我国健康金融发展。

1.完善健康金融政策法规体系。首先,构建正向的激励机制,支持构建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针对有利于健康金融发展的项目,要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用担保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贷款额度,同时要树立全局观念,减少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其次,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再次,建议政府出台针对健康企业的 IPO、发行公司债券及中期票据等专项鼓励政策。最后,针对上市企业,在原有的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批违法会暂停或终止上市的基础上,造成公众健康安全等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的上市企业也应强制退市。

2.培育健康金融市场。增强健康金融发展动力要扩大市场主体。应鼓励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企业等非银行机构参与健康金融市场的建设,逐步扩宽健康金融发展领域。第一,鼓励发行健康基金。国家可以通过划拨财政收入将资金用于建设健康基金,让健康企业可以更大程度获取资金支持;第二,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健康金融衍生品发展。第三,建立统一的多层次健康金融市场。完善有助于推动健康金融发展的债券、股权、基金、保险市场建设,加快建立高效的健康金融市场,满足多元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

3.重视健康金融人才培养。目前,可以采取三个途径进行健康金融人才培养。第一个途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一批从业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组成健康产业金融团队,通过实践中学习技术和积累经验,在短期内从企业内部培育一定数量的金融业务人才。第二个途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内的金融机构应织员工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部门与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的交流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金融产品的研发理念。第三个途径:在金融学专业发展比较有优势的高校增加科研机构金融研发投入。

总之,学界对“健康金融”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健康金融”的课题研究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应该明确“健康金融”的定义和内涵,其次应该对我国“健康金融”发展现状建立整体的认识,最后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健康金融”的未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入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暨“新时代的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8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主任


新媒体编辑:曹应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