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任玉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专栏 > 任玉洁 > 正文

IIGF观点 | 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进展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3-07-20作者:王遥 任玉洁

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缩影,也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我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进程为主线,首先介绍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点任务及总体进展,其次对全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并分别就地方围绕气候投融资、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型金融等新兴议题开展的相关探索进行介绍。基于对现状的梳理,提出地方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就积极推动金融生态与绿色金融的双向赋能、因地制宜平衡政策效应与市场能级、多措并举强化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既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缩影,也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17 年6月我国设立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形成了一系列地方推动绿色金融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也有更多类型的试验区及创新性的做法值得推广借鉴。在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五年探索初步落幕,新一轮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在兴起之际,未来如何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同时如何提炼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从地方向全国推广,并最终为国家战略制定提供参考等,仍有发展空间。

一、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6月,五省八市获批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积极探索。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等多部委联合发文,明确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的八个城市(新区) 开启了为期五年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在五省(区)八地开展各有侧重的改革创新,鼓励地方在绿色金融机构培育、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合作及风险防范机制搭建方面先行先试,从而切实加大金融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在统一绿色金融 标准、提高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等关键问题上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第一批绿金改试验区平稳推进的基础上,国务院先后批准甘肃省兰州新区及重庆市作为后续力量陆续加入试验区队列。兰州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 点,承担着“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在绿色金融推进过程中,以促进绿色生态产业集群快速 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在环境权益类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建设 方面屡屡推新,为金融助力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本。

2022 年8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将重庆纳入国家绿金改试验区范围。重庆在试点建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的特色,融入了绿色金融科技等新兴议题。作为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获批的首个国家绿金改试验区,重庆此前已经是八个开展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地区及新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之一,在此基础上从“降碳减排”角度开展的金融部署对丰富绿色金融内涵具有示范意义。此外,重庆也是现有试验区中唯一的直辖市,可有效实现金融政策的全省覆盖,带来更大的市场能级。

总体来看,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绿色金融市场与服务、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推进绿色金融对外合作与交流、注重绿色金融风险防范等是构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新绿色金融的重点任务。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旨在鼓励各地通过设立各级绿色金融专门机构,从落地层面推进相关业务的开展。绿色金融市场与服务的创新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为宗旨,从满足市场主体绿色投融资需求的角度增加绿色金融市场供给。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旨在引导地方建立健全绿色项目库、绿色项目标准及各类服务平台。推进绿色金融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点在于推动国际及区域层面的绿色项目对接与合作,提升区域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要求试点地区探索构建宏观审慎评估与微观运营监管相衔接的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市场化风险防范机制。在总体思路指引下,绿金改试验区及所在省份围绕以上方向开展创新实践。比如浙江在全省设立数十家商业银行绿色专营支行、绿色金融特色支行、绿色金融事业部,一方面极大提升了绿色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增强了基层员工绿色金融业务能力;兰州新区推出“丝路碳票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绿色金融综合融资产品服务,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产品及服务创新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重庆将绿色金融与数字化结合,开发迭代“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为试验区畅通绿色金融支持路径奠定了基础。赣江新区与世界银行私营部门达成开展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融资机制合作计划;广州市构建了绿色金融风 险防控平台和绿色金融风险监测及管理信息系统,贵州省贵安新区利用大数据和风险防控技术建立起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数据库等。

经过试验期的探索, 我国地方绿色金融取得了长足进展。2018 年至2021 年,试验区绿色信贷年均增长21.03%,高于试验区全部贷款平均增幅 5.59个百分点。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六省(区) 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1.7%;绿色债券余额2388.32 亿元,同比增长41.18%。与同期相比,新入列的试验区市场表现更为活跃,截至 2023 年 3 月末,重庆绿色贷款余额5900 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420 亿元,同比增长近39%。

此外,为进一步跟进中国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进展,人民银行研究局组织设立了联席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开展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在试验区设立满两年之际,人民银行研究局发起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召集各试验区政府金融办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地绿色金融研究院等共同参与会议。联席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试验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加强试验区建设工作严肃性、重视经验总结和转化推广。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各试验区定期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自评价和经验总结推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下设自评价和经验总结推广两个工作组,由试验区及其所在省代表轮流担任。试验区建设情况自评价每季度开展一次,形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自评价报告》;在季度自评价基础上每年开展一次评估,形成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评估报告》。经验总结推广每季度进行一次,形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和复制推广方案》。

二、全国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不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近年来,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也均有所提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 2018 年起开始构建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以记录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进程。从针对2021 年周期的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绿色金融生态水平较上一评价周期有所提升,其中北京由于绿色金融市场效果显著,排名仍处于第一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则充分发挥了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创新功能和示范作用,在整体排名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带动作用。总体来看,2021 年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全面提质增效的一年,通过“自上而下”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及制度政策引导、“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绿色金融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并获得显著进展。

2022 年全国设立了 23 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实践。气候投融资是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 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我国于 2016 年开始推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2020 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五部门等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首次对气候变化投融资作出顶层设计。2021 年,生态环境部牵头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 知》,我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22 年 8 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一批 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名单。试点公布后,随后发布了《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为试点地方挖掘、培育气候项目提供指引,指导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截至 2022 年底,23个试点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库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促进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共征集或储备项目超1500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生态修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低碳制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个领域。

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也成为绿色金融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抑或是通过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都需要通过挖掘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引入金融资本来优化生产要素,撬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2019 年,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先后经国家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在试点政策支持下,丽水市积极推进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后推出了“GEP 贷”“两山贷”“茶商E 贷”等金融业务,为生态产品价值注入金融力量;抚州市因地制宜创新“信用+”经营权贷、旅游收费权质押贷、畜禽智能洁养贷等生态权抵质押信贷产品,不断完善生态融 资信用风险缓释措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向信贷资源转化。另一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也为绿色金融拓宽了发展空间,如目前已经开展的碳排放权、用能权及排污权交易模式等,在实现生态权益确权的同时也形成了环境权益融资的新路径,二者的融合联动催生出一系列绿色金融新产品、新业态。

部分地区也正在开展转型金融的相关探索,形成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有效补充。从实践来看,随着高碳产业转型需求的愈发旺盛,银行、信托、证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均围绕支持重点高碳行业转型开展金融创新,同时部分地区也围绕有利于转型金融发展的配套举措开展探索。2022 年 10 月,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创新推出《转型金融贷款业务管理规范》,以碳密集行业为重点支持对象,形成转型金融业务的操作指引,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以此为基础推出《转型金融项目库》,截至 2022 年9月末,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已成功支持转型金融项目6个,合计金额13.2亿元。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探索有助于转型金融应用的市场配套。以衢州碳账户为例,衢州碳账户体系通过构建“双碳大脑+数智控碳”为核心的多跨应用场景,用于收集与记录市场主体的碳排放信息,目前已为该地区234.2万个企业和个人建立碳账户,覆盖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6大领域,同时通过碳账户数据建立企业碳征信和个人碳积分信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开发碳账户金融产品,从“碳维度”重新衡 量评估经济主体价值,精准授信发放贷款,实施差别化约束激励机制。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而言,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金融的根本要求,为此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主线下,未来转型金融也将通过以点带面,顺应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而不断壮大,最终确保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地方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

(一) 地方金融生态薄弱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受制约

金融产生、存在的环境、系统、背景就是金融的生态体系,它揭示了金融业与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运行规律和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业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与经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过程。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地方绿色金融指数的跟踪情况来看,各省份的绿色金融指数得分与金融生态得分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即地方金融生态对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影响。直接表现为除绿金改试验区外,金融生态水平位居前列的地区,其地方绿色金融也通常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从地域来看,宏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金融体系较为健全的地区对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宏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得绿色金融的杠杆作用更大,以点带面带动全域绿色发展的效果更加显著。金融体系较为健全,则能够更好地整合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的市场带动作用8。而部分地方金融生态水平较低的省份,虽然在省级、市级层面已发布多项绿色金融综合性指导政策、专项指导政策,但是一方面受限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其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绿色金融作用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政策丰富度不足,部分省份存在绿色金融策制定资源不足、政策工具缺乏创新、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直接反映在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政策或专项政策数量有限,对市场的引导较为乏力。

(二) 部分地区绿色金融政策与市场联动不足

横向来看,各地在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均从组织、政策、市场等多个维度推进相关工作,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部分地区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展的程度差别较大,尤其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市场表现排名与政策表现排名有一定差距,多表现为市级相关政策推动方面较为积极,发布了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广的绿色金融综合性指导政策、专项指导政策,但受制于市场效能有限,市场的整体排名相对滞后。不过从全国来看,也有地区的政策对市场的引领与带动作用较为显著,以北京市为例,在政策引导下,市场反应积极,市场的整体表现位列第一位。

(三)“双碳”目标下部门协同力度仍待加强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的同时,各行各业对绿色发展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公共治理、人民福祉之间,存在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联动关系。当前,各领域的绿色转型工作已经向纵深迈进,经济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在随之变化,需要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更深度的交融与合作。譬如绿色金融要更好地支持各行业绿色转型,不仅需要对重点产业发展路径有更深入的了解,也需要有新的金融技术来提升服务减排的能力。如对于减排效益的核算,需要建立新的数据采集、计量方法学及资产管理体系等,这对于相关的底层技术、相应的科技支撑 平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碳”目标的实现亟待发挥绿色金融所具备的信息收集、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产业和金融之间的融合与协同。

四、地方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一) 积极推动金融生态与绿色金融的双向赋能

良好的金融生态对于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地,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运行,也能够有力地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各地应当从金融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着手,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实现与绿色金融的双向赋能。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明确市场和政府的权责划分,明晰市场边界,如产权、市场规则等,营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面向企业、社区、个人的绿色信用体系,建立金融机构征信数据共享机制,以便为金融支持企业、社区及个人的绿色行为提供数据基础,以达到提高社会绿色发展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状况的目的。

(二) 因地制宜平衡政策效应与市场能级

从政策供给与市场需求协同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政策属于支持性政策,应着重体现政策的传导和溢出效应。在未来实践中,各地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协调区域内多部门联合发文来提升政策影响力、加强部门协同、扩大政策效力范围;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明确规划政策施力方向,为金融机构服务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从加强政策效应向市场效应传导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应从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入手,加快制定针对性较强、务实可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建立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及项目库,以切实规范、引导绿色金融向好发展,激发地方绿色金融活力。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应探索形成多维的政策体系,在供给方面形成多元互补。以产业激励为导向优化政策结构,适度提高需求性政策工具的比重,加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密切协同,结合地方绿色产业发展需求与市场能级,适度调整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比重。

(三) 多措并举强化部门联动

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金融政策协同、提升地方降碳减污增绿效率,应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同时入手,多措并举加强部门联动。在宏观层面,一方面着力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金融信息资源在各区域、各部门的充分流动与共享;另一方面建立绿色金融政策联席机制,引入市场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相关政策内容及目标的制定,结合各类主体职能及其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需求,构建更为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在中观层面,推进绿色金融相关领域的跨部门协作,如推进绿色金融银行业、保险业等的合作,推进产、学、研、金、服、用联动,从实践与研发结合的角度推进绿色金融多层次发展。在微观层面,各地区应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间形成合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探索并完善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城市功能 转型的风险分担和奖补激励政策,强化金融业支持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本文原载于《甘肃金融》2023年第6期

注释

1. 人行研究局课题组.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进展及经验[EB/OL].[2023-03-22].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9/6601. htm

2. 证券日报.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扩容 积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重庆经验”[EB/OL].[2022-08-27].http://epaper.zqrb. cn/html/2022-08/27/content_871261.htm?div=-1#.

3.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绩亮眼 截至 3 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 5900 亿元,同比增长约34%[EB / OL]. [2023 - 05 - 15]. http://www. cq. gov. cn / ywdt / jrcq / 202305/t20230515_11962989.html.

4.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R].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

5. 生态中国网.2022 中国气候融资报告[EB/OL].[2023-04- 09]. https://www.eco.gov.cn/index.php/news_info/63430.html

6. 经济日报. 率先创新推出转型金融贷款实施规范[EB/OL]. [2022-11-29].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211/29/content_ 264952.html

7.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衢州建立碳账户实现“数字控碳”相关实践被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 年度报告》[EB/OL].[2022-11-04]. http://fgw.qz.gov.cn/art/2022/11/ 4/art_1439951_58831760.html.

8.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R].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

参考文献

[1]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R].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

[2] 刘琪.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扩容 积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重庆经验”[N]. 证券日报,2022-08-27(A2).

[3] 胡文涛,孙俊娜,陈亮.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地区绿色发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23,45(05):88-96.DOI:10.13253/j.cnki. ddjjgl.2023.05.011.

[4] 马梅若. 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助力实现“30·60目标”———访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J]. 中国金融家,2021(3):31-33.

[5] 刘阳,张鸿勋,冯艳,程静,赵万琴,代晶晶. 绿色金融政策支撑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度优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 昆明学院学报, 2023, 45(02): 85 - 100. DOI: 10.14091 / j. cnki. kmxyxb. 2023.02.010.

[6] 杨鹏. 协同治理视角下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银行业,2022(04):62-64.

[7] 周豪,闫宇闻,时瑞晗. 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金融发展评论,2023(03):17-32.DOI:10.19895/j.cnki.fdr.2023.03.006.

[8]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绩亮眼 截至3 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5900 亿元,同比增长约34% [EB / OL]. http://www. cq. gov. cn / ywdt / jrcq / 202305 / t20230515_ 11962989.html,2023-05-15.

[9] 建设银行湖州分行. 率先创新推出转型金融贷款实施规范[N]. 经济日报,2022-11-29(11).

[10]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衢州建立碳账户实现“数字控碳”相关实践被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 年度报告》[EB/OL].http://fgw.qz.gov.cn/art/2022/11/4/art_1439951_ 58831760.html,2022-11-04.

作者:

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任玉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吴倩茜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