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绿金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绿金新闻 > 正文

绿金新闻 |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炉: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发布时间:2025-11-04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实施意见》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目的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好服务全球气候治理。”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实施意见》作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存在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有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制定了针对性举措。

深入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制定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此,李成钢表示,将重点从深度参与绿色贸易的全球治理、持续提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深化国内改革对接国际绿色标准三个方面着力,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们将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重要的国际场合,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相关议题的讨论,主动分享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李成钢表示,例如,《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已经得到50多个经济体积极响应,成为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将继续推动扩员和落实,同时,切实履行在亚太经合组织环境产品清单的关税减让承诺,清单内产品关税已如期降到5%以下。

据李成钢介绍,在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中,推动纳入了贸易与环境的相关内容。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自贸谈判,大力推动双向市场开放、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规则承诺水平,推动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此外,李成钢表示,将对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持续对接,推进在环境标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目前,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实现标准互认。

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

产业绿色化、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和支撑,通过推行绿色设计、普及绿色制造可以开发出更多绿色产品,加速产业绿色转型,为拓展绿色贸易注入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从成效来看,工信部通过近年来工作,累计创建了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了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王鹏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一是“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一些行业开发推广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二是“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发挥绿色工厂在绿色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三是“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的比重,带动整个链条绿色转型。

四是“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贸易发展,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三是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强化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针对性金融服务,为绿色贸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王信表示。

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拓展绿色贸易不仅需要政策拉动也需要市场拉动。据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国焕新介绍,目前,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已覆盖电器电子、家具、建材、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洗涤用品等122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4万张,涉及获证企业8000余家,绿色产品认证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行业绿色生产消费、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焕新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外贸企业绿色发展。围绕各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选定优先领域和重点区域,有序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坚持行业与区域并行推进,有效拓展绿色产品供给。在强化监管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相关部门修订发布《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建立严格透明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措施,规范和净化绿色认证市场秩序,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将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遵循国际规则,积极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中国绿色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