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政策动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政策动向 > 正文

专家观点 | 梅德文:发展碳市场和绿色金融有助加快重点行业减排

发布时间:2021-03-24作者: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碳达峰、碳中和”话题炙手可热。碳排放交易体系是运用市场化手段,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都呼吁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交易所正在参与起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和碳金融产品两项绿色金融标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锁定效应,重点行业减排的机遇是下一个朱格拉周期。随着老设备的逐步淘汰更新,重点行业领域的减排将会逐步完成,碳市场和绿色金融等政策手段可以加快这一替代进程。

北京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等七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据梅德文介绍,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北京市政府指定交易平台,负责建设和运营北京碳交易市场,2013年11月开市至今,已完成7个履约年度,涵盖重点排放单位900家左右。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碳配额(BEA)、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林业碳汇累计成交6800万吨,成交额超过19亿元。成交量、成交额和年度成交均价均居全国前列。

“2016-2019年,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碳强度累计下降了16.5%,全市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国首位,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梅德文说。

在这期间,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发完成竹子造林碳汇项目等CCER方法学并在气候司备案,为中国邮政、中石化、亚投行等机构提供碳核算方法指南编制、减排算法开发、碳足迹测算等绿色量化服务,与蚂蚁金服合作推出“蚂蚁森林”,开发了近30种场景的减排算法,成为国内外最成功的碳普惠案例之一。在企业运营管理和大型活动碳中和方面,绿色交易所为联合国环境署、亚投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国航、中国金茂等机构、企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百度世界大会等活动以及APEC场馆建设提供过碳中和相关服务。

梅德文告诉记者,北京绿色交易所已经初步建成国家级绿色项目库,可以服务支撑国家自主减排行动。同时交易所还在参与起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和碳金融产品两项绿色金融标准。此外,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绿色交易所正在积极联合国内的投资机构、低碳技术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发起碳中和投资基金,培育和推广碳中和商业模式和适用技术,服务地方和国家碳中和远期目标。

谈及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定位,梅德文表示,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强调,北京绿色交易所未来要对标国际领先的碳市场标准,积极发展自愿减排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同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期货、碳期权等成熟的经验,积极开展新型的碳金融工具。积极服务支撑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发展碳市场和绿色金融有助加快重点行业减排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运用市场化手段,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并明确提出了七方面重点工作。包括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

梅德文表示,“30/60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30/60双碳目标”是在既有减碳工作边际改进递减阶段提出的,需要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减碳工作更加强调“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这对各地区、各行业和所有企业都是一场硬仗。

“目前中央已经下了决心,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把这场硬仗打好。”梅德文说。

七方面重点工作中,梅德文认为,能源体系碳减排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硬骨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约85%,其中电力行业又占全部能源消费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约40%,可见能源领域的减排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行业的碳减排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度、市场、技术、碳汇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的保障。

其次是重点行业领域的减排降碳行动。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锁定效应,行业减排的机遇是下一个朱格拉周期,考验的是宏观经济产业转型的魄力。随着老设备的逐步淘汰更新,重点行业领域的减排将会逐步完成,碳市场和绿色金融等政策手段可以加快这一替代进程。

不过梅德文也强调,随着清洁能源的逐渐普及,能源碳排放的削减技术空间很大,但是工业过程中的物质碳排放却不可能全部消除,未来如何在这一块寻找替代性材料等解决方案,将是很大的挑战。


来源: 证券时报

新媒体编辑: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