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办公楼举办“全球治理视野下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共同为中国社会组织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课题组组长任国征应邀参会并作专题发言。会议期间,任国征与养老金融课题组助理、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学博士生王珏等成员组成调研组,先后走访清华大学的有关机构,围绕医疗健康、健康治理、健康建筑和适老化改造等专题进行调研学习,以期为课题组长期研究选题借鉴参考。

任国征在发言时指出,截至 2024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87.2万个,其中基金会9801个。我国健康养老领域基金会集中度高、活跃性强、涉及面广,吸纳了社会各类人员就业,增进了健康福祉。包括基金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参与现代化治理和全球治理已是大势所趋,应当加快推进《基金会管理条例》的立法修法工作,并为开展《社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基础。应当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和金融监管力度,规范各类基金会的有序规范发展。应当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社会组织更好地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调研组首先走访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详细学习最新医疗科技和医疗健康的前沿理论发展情况,同时走访该校智慧医疗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免疫学研究所,了解当前精准医学和智慧医疗的受众群体和经费保障,调研组还赴清华医学·医师科学家发展中心、李文达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医学馆进行参观,了解当前我国医疗产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政策。任国征表示,医疗健康是中财大绿金院健康金融课题组的重要研究对象,多年来一直持续学术积累,下一步将结合即将制定的《医疗保障法》,发布相应年度报告。

健康建筑和适老化改造也是本次调研组走访调研的重要内容。调研组首先参观了中国营造社、建筑馆、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国际设计竞赛作品展览”和“毕业设计作品展览”开始,学习了解当前国内外健康建筑和适老化改造的主要模式、设计理念、融资策略。调研组还参与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公共讲座系列学术活动《通风房间内的传染病空气传播途径》讲座,分析健康建筑对于健康环境的重要作用,为接下来课题组开展健康环境、健康建筑和适老化改造研究提供思路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