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2.25

发布时间:2025-02-25

国内

(一)全国

1、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意见:加速推进碳期货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2、转变绿色金融供给思路 破解企业“碳”转型难题

(二)地方

    1、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东:金融租赁绘就绿色新篇

    2、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持续发力绿色信贷,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国际

    1、中美俄均投下赞成票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涉乌决议

    2、普京:应实现稀土产品产量倍增 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伙伴合作


    观点

    连平(中国首席论坛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货币政策将积极创新并中长期适度宽松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将为央行提供更大操作空间,有助于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和主动创新政策工具,进一步拓展实施领域,增强对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重点市场的调控能力。未来一个时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各项工具将会在创新中积极有为。

    在总量调节方面,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相关工具,较大规模投放流动性以满足多领域的融资需求。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总量方面需要至少满足约5000亿元的赤字增量、约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量、约5000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发行增量、用于金融市场稳定的资金增量、实体企业与居民融资增量等的资金需求,较大规模地释放流动性存在较大必要性。

    在价格调节方面,将审慎调降政策利率,稳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当前调降利率至少面临两个约束因素:一是在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和美国“关税大棒”等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当前人民币存在不小的贬值压力,需要协调做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二是短期内银行净息差的快速收窄将使银行体系承受较大的压力。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仅在15%左右,与发达国家银行占比40%左右相比很低,而利差收入占比则超过65%,净息差的持续下降对商业银行形成较大经营压力。

    2025年,央行将积极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将股票市场纳入宏观政策的主要调节领域,从融资和投资两端同步用力支持股票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稳健发展;进一步创新金融工具增强对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与调控能力,保障资本市场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