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国内首个MW级飞轮混合储能系统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2.全国首台套!国家能源集团燃煤火电机组向“无人值守”迈出关键步伐
(二)地方
1.山东聊城:光伏项目以占全部在运机组27.2%的装机容量,贡献了8.6%的发电量
2.云南能监办持续推进绿证核发全覆盖
国际
1.德国联邦环境局:一次性塑料制品制造商必须在12月31日之前注册
2.2030年蒙古绿色贷款规模有望提至贷款总额10%
观点
吕建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能源转型不断推进,但新能源事业发展面临双重压力,实现“双碳”目标艰巨,需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要先把技术“立”起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并非简单替代且不能一蹴而就,需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前提。当前应大规模建设风光发电基地等项目,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开发创新,因为各地虽投资建设热情高,但技术和系统配套不足,制约了新能源发展。能源技术有其特性,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把新能源及相关领域作为重点,加大资本投入,整合资源,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产业体系。
要突出增加高质量技术供给,我国新能源技术总体处于领跑地位,但新能源存在间歇性等问题,对电力系统调节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多个技术领域,包括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多能互补协同发展、储能、氢能等,都应重点研发相关技术,同时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相关产业链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力量。
能源企业应成为新能源创新的关键角色,大型能源央企更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建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强各类中心建设,开展研究,组织攻关,成为“链长”。
要让企业承担更多科研任务,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中小微企业优势,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扩大新能源技术应用场景,“场景创新”是新的理念,通过应用场景开发促进技术迭代升级。要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关键处发力,建设相关平台和基地,把应用场景作为复合载体,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鼓励不同产业和企业寻找切入点,培育多元应用场景,重视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扩大应用场景。加快培育适合新能源事业创新发展的新生态,科技创新与产业的需求对接困难,需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统筹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强标准引领,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我国新能源事业将融入全球化,要持续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标准制定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