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 中煤协再发倡议书进一步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
2.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煤炭吞吐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首位
3. 六部门研究部署推进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4. 国内首套3兆瓦风机国产主控系统在国家能源集团投运
(二)地方
1. 山东:今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90%
2. 湖北荆门将组建动力储能电池龙泉实验室
3. 陕煤集团首个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4. 江苏银行盐城分行成功落地江苏首笔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
国际
1. 口岸关闭致蒙古国煤炭出口下降
2. 印尼煤矿协会起草煤炭出口禁令豁免清单
3. 日美将合作开展钠冷快堆研究
观点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
2022年中国尤其要盯住六个问题:
首先,缩小“免疫鸿沟”刻不容缓。为了让世界各国及时、平等地获取和接种疫苗需,要全球加强疫苗研发、生产、运输和知识产权豁免等各方面的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免疫鸿沟”还会进一步拉大发展中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期测算显示,如果疫苗全球接种不及时,到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损失2万多亿美元,这些损失将主要由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承担,其中亚太地区可能受冲击最大,占总损失的近3/4。第二,应对气候变化,把握绿色产业革命机遇。国际社会都在盼望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能倡导各方将气候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及行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同时,希望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2020后”的新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把握住向绿色产业转型的机遇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竞争力。疫情后,由于各国财政能力有限和债务水平大幅攀升,已经出现绿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和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更加深入地对接,将给绿色发展带来多元的可持续融资资金。第三,向数字经济转型,保护公平竞争。当今世界,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疫情后,数字经济更成为各国经济复苏的新支点,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
但也要看到,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到一些国家开征“数字税”,国与国之间数字经济的竞争与博弈不断加大。同时,在数字市场体量巨大的美国、欧盟和中国等经济体,针对互联网平台无序扩张和“赢者通吃”行为,监管者出台了一系列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举措。第四,阻止贫困与收入不平等恶化,重视社会包容性发展。新冠疫情对包容性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从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最新统计看,2020年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增加了1.2亿人左右,亚太地区有7500万到8000万人返贫,中小企业存续压力大,多国基尼系数显著上升。
贫困与收入不平等已是全球现象,在疫情发生前,发达经济体中产阶级的占比已出现下降,相对贫困人口比例上升。能否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关乎各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变量。第五,密切关注通胀、资产泡沫的走势和QE的影响。伴随着一些国家物价指数的上升和资产价格屡创新高,人们愈加关注未来的通胀走势,关注阶段性低利率、零利率及QE延续过长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目光高度关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宏观掌舵者美联储的举动,以及出自美国的MMT理论的讨论,即通过大量印票子支持赤字财政或许不会有负作用。最后,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当前,全球化正遭遇顶风与逆流,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和规则标准的相互联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习主席今年年初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指出,“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要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而且,“‘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当今世界,对立对抗,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甚至是冷战、热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郭玉茹
新媒体编辑: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