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整体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2%,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的贡献率达到94.8%;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8%,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0%,抑制经济增长-0.68个百分点。虽然本季消费贡献显著,但从表观消费量观察,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仅为5.5%,平减后实际当月同比仅为-3.73%,CIP当月同比增长0%,可见消费动力并未实际增长。
投资与消费驱动乏力,是当前经济运行趋缓的深层原因,其本质在于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低迷。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鼓励民营企业、活跃资本市场等政策,均致力于提振投资者与消费者的预期和信心,但效果并不显著且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有效提振需求,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近期对政策布局等宏观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建言献策,然而,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如何有效提振的问题,少有观点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
笔者认为,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尤其是居民服务和居民权益的法律保护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才是恢复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和预期等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民生工程”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包括保障型住房供给、医疗体系、社区物业服务等基础生活设施及配套服务,也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公积金与养老金制度、公共卫生与应急体制机制等居民服务体系,以及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机制、现代金融体系与财产制度等居民权益保护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为居民基本民生需求的兜底能力偏弱。在收入与就业不稳定的经济下行周期,居民不得不增加储蓄压缩消费以应对不时之需的风险。当前我国服务民生的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且资源分布和配置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职业和身份之间高度不均衡,使得相当比例的普通民众生育、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过重,抵御经济风险的预期不稳,信心不足,能力不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与卫健委《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亿,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15.9万张,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体系设施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机构约7.5万家,中国0-4岁婴幼儿人口为4800万,社区托儿所建设不足,居民生育养育负担重。从资源分布上,一方面县级城市普遍缺失三甲医院,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向大城市过度集聚,造成大城市过度拥挤、二三线城市资源稀缺、县级城市严重缺失。
通过实施“民生工程”等软硬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恢复和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对提振股市与增强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消费者而言,“民生工程”建设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并提升替代性的消费能力,提振消费底气与消费信心;对于投资者而言,“民生工程”的重要性体现在法律制度与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民营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弱势,根源在于我国财产和人身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所致。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上的平等待遇,人身财产和知识产权保障的法律法规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可以使企业家和投资者形成长期预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和成本。吃了“定心丸”,才有信心敢投资未来。民生工程为员工提供的基本保障和社会福利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过去40年,我国以交通运输、能源体系、市政工程等传统基础设施为建设主体,“十四五”以来着重关注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取得了领先于全球的巨大成就。但对“民生工程”和软基建的投入在总量、速度、节奏上均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传统基建的很多领域已呈现相对过剩和利用效率边际递减的形态,而民生工程和软基建的投资不足导致对应的管理方式和配套服务难以跟进,一方面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效率将大打折扣,资金投入的边际收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在更宏观的层面,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重生产、轻消费的发展观念持续存在。这实际上是民众“勒紧裤腰带”、举国家整体实力办大事的体现,这套思路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到现在为止,尚未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未来应着力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结构,重视软性基础设施的缺失现状与发展必要性,从响应民众真实需求、解决民众后顾之忧入手,加大力度建设“民生工程”和软基建,才能真正有效提振消费者与投资者信心,让他们真正能够敢消费敢投资,能消费能投资,易消费易投资,从而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有力向好。
作者:
刘 锋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刘艺葳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室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