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Socially responsible corporate customers
原文作者:Rui Dai, Hao Liang, Lilian Ng
发表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社会、环境和道德问题融入到企业运营中。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律法规保护利益相关者的一再失败,使得利益相关者需要通过推动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有很多证据标明,许多企业客户不仅关心自己的CSR标准,也关心供应商的CSR标准。总结其原因:一是企业可能会推动供应商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作为一种装点门面的手段,以安抚各种利益相关者群体,避免负面宣传;二是可能有助于招聘、激励和留住员工;三是可能吸引新客户,增加市场份额;四是可以改善公司在投资界的形象,从而提高他们获得资本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与供应商相关的环境和社会丑闻不仅增加了供应商自身的声誉风险指数,也增加了其客户的声誉风险指数,而这种声誉风险的增加伴随着企业丑闻发布后的股价下跌。因此,作者将致力于探索企业客户是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推动全球供应链中的CSR实践,以及由此对客户和供应商的经济影响。
二、样本与方法学
(一)样本与数据
作者利用几个独特的国际数据库来检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客户是否能将类似的社会意识的商业行为注入到供应商中。其中,两个主要的国际数据库:一是FactSet Revere数据库,它提供了全球客户和供应商的公司级网络信息;二是汤森路透的ASSET4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数据库(ASSET4),它包含ASSET4评级(即公司CSR综合评级)以及ESG评级。合并这两个数据库后,本文的样本包括2003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50个国家的34117个独特的企业客户-供应商配对数据。
(二)方法学
在检验客户能否影响其供应商的社会和环境参与时,作者采用了随机效应广义最小二乘(GLS)法,公式如下:


然而,识别客户对其供应商未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是一个实证挑战。客户对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可能反映了企业客户的内生性选择。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政府授权的倡议或新制定的国家层面的ESG法规对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影响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监管结果通常与自愿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任何由客户采取的、反过来又影响到供应商的强制性行动并不一定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而企业社会责任大多是自愿的,是在监管之外的。为了规避这些问题,作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识别策略。
一是采用断点回归法来研究客户的企业社会责任提案的投票结果对供应商未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因果效应。具体来说,作者利用非参数线性估计方法来捕捉低票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提案公司的供应商与差一点未能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提案公司的供应商之间的未来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的差异。公式如下:

第二个识别策略侧重于历史上最糟糕的产品安全问题或丑闻,这些问题或丑闻基于作者在互联网上的广泛搜索,选择可以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并意识到需要在供应链上采取更多的社会责任做法的事件。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中国牛奶三聚氰胺和丰田汽车安全气囊召回两个负面事件。在实证方法上,作者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产品安全丑闻引起的外生冲击对客户-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影响。公式如下:


三、实证结果
全球许多大型企业客户逐步认识到将社会责任倡议纳入其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以便在市场上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他们作为客户通过其全球供应链推动改善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的影响还没有被广泛研究。
在检验客户能否影响其供应商的社会和环境参与时,结果表明:CSR只受到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单方面影响。供应商对客户的CSR活动没有类似的影响。毫不奇怪,是企业客户而不是供应商重新重视了产品安全和供应链中的责任和道德管理。
其次,作者使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客户企业社会责任提案以很小的票数通过或失败时,其供应商的未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规避了内生选择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提案会使供应商随后一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提高7%左右。此外,作者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研究产品安全丑闻引起的外生冲击对客户-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生产品安全丑闻等全球冲击时,客户会施加压力以加快其供应商的产品责任实践。
此外,作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和行动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新的见解。其研究表明:企业客户倾向于与那些从事负责任的社会和环境行为的公司建立供应链关系。此外,当客户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或者拥有相同的董事和股东时,他们在有关供应商负责任的商业运作的决策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最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努力为供应商和客户都带来了经济价值。客户有动力促使他们的供应商追求更好的社会责任,因为从中他们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增加销售和企业价值。同样,供应商也希望从事符合客户要求的负责任的商业实践,因为这种遵守有助于提高其运营效率和公司价值。
原文摘要
Corporate customers are an important stakeholder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We employ several unique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to test whether socially responsible corporate customers can infuse similar socially responsible business behavior in suppliers. Our findings suggest a unilateral effect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only from customers to suppliers, an evidence further supported by exogenous variation in customers’ close- call CSR proposals and by product scandals. Customers exert influence on suppliers’ CSR through 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 and thei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nhanced collaborative CSR efforts help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firm valuation of bo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but increase only the customers’ future sales growth.
作者:
吴祯姝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
指导老师:
王 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杨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