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7 来源: 作者:
一、新发绿色债券概览
表1:贴标绿债
债券简称 | 发行起始日 | 发行期限(年) | 债券评级 | 票面利率(%) | Wind债券类型 | GB | 绿债金额(亿) |
G17三峡3 | 2017-10-17 | 3.00 | AAA | 4.68 | 公司债 | 5 | 20.00 |
G17能源1 | 2017-10-20 | 5.00 | AA+ | 5.70 | 公司债 | m | 4.80 |
总计 | 24.80 |
表2:非贴标绿债
债券简称 | 发行起始日 | 发行期限(年) | 债券评级 | 票面利率(%) | Wind债券类型 | GB | 绿债金额(亿) |
17桑德MTN002 | 2017-10-16 | 3.00 | AA+ | 5.07 | 中期票据 | 2 | 10.00 |
17广州地铁SCP001 | 2017-10-19 | 0.16 | - | 4.14 | 短期融资券 | 4 | 20.00 |
17西南能矿MTN001 | 2017-10-19 | 3.00 | AA | 7.00 | 中期票据 | 1 | 1.00 |
17铁道SCP002 | 2017-10-20 | 0.49 | - | 4.30 | 短期融资券 | 4 | 200.00 |
总计 | 231.00 |
来自wind数据库
本周贴标绿债市场有2只新发绿债。G17三峡3,票面利率为4.68%,发行期限为3年,资金用于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绿债金额为20亿元;G17能源1,票面利率为5.70%,发行期限为5年,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建设、绿色项目自身贷款的偿还和补充绿色项目流动资金,绿债金额为4.8亿元。贴标绿债金额共计24.8亿元。
本周非贴标绿债市场有4只新发绿债。17桑德MTN002,票面利率为5.07%,发行期限为3年,绿债金额为10亿元;17广州地铁SCP001,票面利率为4.14%,发行期限为0.16年,绿债金额为20亿元;17西南能矿MTN001,票面利率为7.00%,发行期限为3年,资金用于其下属子公司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前期配套建设资金,绿债金额为1亿元;17铁道SCP002,票面利率为4.30%,发行期限为0.49年,资金用于发行人的铁路建设,机车车辆购置和运营中的资金周转,绿债金额为200亿元。非贴标绿债金额共计231亿元。
二、市场动向
(一)国内新闻
1. 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法庭在贵阳观山湖区成立
10月16日,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法庭——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法院绿色金融法庭在贵州金融城挂牌成立。
“如今,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绿色担保、绿色保险、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新挑战,涉及绿色金融纠纷逐渐增多,为维护绿色经济秩序、促进绿色金融良好发展,观山湖区绿色金融法庭成立。”观山湖区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说,此举,是对法学与金融学交叉学科研究和立法的有益探索,是针对金融类案件快速增长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也是观山湖区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
来源:贵州日报
2. 山西省首单绿色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10月20日,山西省首单绿色公司债券“G17能源1”在上交所成功发行,这是中西部地区首单由能源类企业发行的绿色公司债券,也是山西省首单绿色债券,由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
本次债券核准规模为2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为4.8亿元,债券期限3+2年,由华福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发行利率 5.70%,优于同期发行的普通公司债券。
山西国际能源是山西省特大型企业集团,业务领域以投资能源项目为主,包括电力、煤炭、新能源、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开发。近年来,始终致力于以发展绿色电力、奉献清洁能源为己任,不断做强做大。
首单绿色公司债券的成功发行,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绿色项目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对带动山西国有企业利用绿色债券助力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国外新闻
1. 斐济发行首只发展中国家绿色主权债券,计划筹集5000万美元
10月17日,斐济成为新兴市场中第一个发行绿色主权债券的国家,筹集5000万美元用于减缓气候变化。
绿色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且发行目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因此在斐济储备银行的要求下,世界银行和国家金融公司协助该国家发行了首只主权绿色债券,用于帮助斐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worldbank
二、政策学术动向
(一)政策介绍
1.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指导意见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缺水形势日益严峻。目前,非居民用水占全国城镇供水总量的比例约50%,提高非居民用户节水意识,引导非居民用户,特别是高耗水行业和用水大户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镇节水减排,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一些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地区尚未建立有关制度,出台政策的部分地区在制度设计上也有待完善。为进一步促进节约用水,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和用水定额的引导作用,必须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以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为依托,以改革完善计价方式为抓手,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落实责任、保障措施等手段,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底前,各地要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二)学术会议
1. 风电补贴将分步退出至2022年全取消
10月16日下午,在2017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2017)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风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需要在新能源当中率先摆脱补贴依赖。基本思路就是分类型、分领域、分区域的逐步退出,在2020年至2022年基本上实现风电不依赖补贴发展。
过去五年,全球特别是中国风电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风电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弃风限电问题严重,风电价格居高不下。
在国家能源局的计划中,退出补贴方面可分为三种应用类型。首先是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陆上风电,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的机制创新,率先使部分资源优越的地区风电能够尽快实现不依赖补贴发展。
其次是海上风电。虽然中国还面临着标准不健全、产业体系不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不过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克服,今后五年海上风电将是中国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
最后是分散式风电。与欧洲不同,中国走了一条以集中式风电为主率先发展的道路,当前主要面临着土地条件制约,在电网接入困难、政策服务欠缺等问题。
梁志鹏表示,未来政府部门将更好地落实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改善电网企业在接入和运行方面的服务;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可再生能源获得更好发展;在推进风电技术革新的同时,减少非技术成本,使中国的风电成本快速降低。
来源:经济参考报
2. 2017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17日,“2017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国际能源署在会上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的全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以及英国、丹麦、德国等国驻华使馆和国际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设计院以及权威智库等有关单位共300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国际能源署(英文简称“IEA”)可再生能源部项目经理高级专家HeymiBahar、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简称“水电总院”)院长郑声安在大会上做了报告发布演讲。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和《2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全面梳理了行业热点,研判了世界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为国内外相关人员了解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主要投资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国际知名专家进行对话,对全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影响、光伏成本下降路径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专家对话和研讨。
来源:新华网
梁思艺 胡之彦